新聞資訊
春來蕨菜香
發布時間: 2017-02-23 17:42 3614 次瀏覽
原標題:春來蕨菜香
【留住鄉愁】
又是一年春季,家鄉山野長滿了株株蕨菜,頓時一種清香和甜甜的溫馨之情涌上心頭。一大早,我***招呼老伴:“走,上山采蕨菜去!”
蕨菜,又名拳頭菜、貓爪等,當地人稱“茅草蔸”,屬風尾科,是蕨類植物的一種。莖細稈高,棕色細毛,葉為綠色,長大成茅草。幼葉幼莖可食,根含淀粉,能食用藥用。性寒、味甜,醫藥上有除暴熱、利尿、涼血止痛、降血壓等功效。當地人在春季和初夏兩三個月時間,上山去采那細幼葉還未爆開的嫩莖,拿回來洗干凈,用辣椒炒,清香撲鼻,非常鮮嫩可口。
記得小時候,家里的日子不寬裕,每到這個季節,媽媽都會帶我們姐弟拎著籃子上后山去采蕨菜。那時,山上山下都會碰上許多和我們一樣來采蕨菜的人,成籃成袋地往回拎。我們沿著窄小的山道,撥開沾滿露水的茅草,去找那一株株長出不久,莖稈細嫩,頭上葉尖卷成小拳頭模樣的蕨菜,握住細稈一拔***斷。采的地方往往一片都是,不一會兒籃子***滿了,我們每次都高興地滿載而歸。母親會把這些蕨菜放在水里洗干凈,用手拗成一段段寸把長。放進鍋里沸水煮軟后,再放油熱炒,還加進當地的酶豆腐湯,熱辣咸可口,讓人食欲大增。母親往往會炒一盤堆得高高的蕨菜犒勞我們,你一筷我一筷,盤子一下***見了底。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,糧食定量,魚肉計劃供應,這些蕨菜有時當飯填飽肚子,伴隨著我童年的日子。
時光飛逝,我已長大。日子好了,吃食上什么也不缺,但童年時對蕨菜的感情一直未能泯滅。記得早些年春季,當我每天起大早,走老遠的路去山上采蕨菜時,十多歲的女兒常會歪頭不解地問:“爸爸,這蕨菜真的那么好吃么?”我的回答是肯定的。孩子是有些吃不慣,可我每次都吃得有滋有味。
我保持采蕨菜的習慣不僅是為了調節一下胃口,更是為了追溯過去的童年時光。現在市場上有人日日叫賣,跟青菜******差不多。日益富裕起來的城市人,條件好了,山珍海味都成平常菜,回過頭來往往對******土菜情有獨鐘,所以市場上蕨菜的******一路上漲,而且顧客還搶著買。有的飯館酒店也提供蕨菜,吸引不少吃客下箸。更有一些城里人下鄉吃農家飯,點名***要炒蕨菜。現在家家有冰箱,不少人春天采了蕨菜放進冰箱貯藏,留到夏秋季節吃。
有一天,遠在外地的女兒打電話來,調侃地問:“爸爸,春天來了,你還有上山采蕨菜嗎?爬爬山也好,也當作是鍛煉身體吧!”童年采蕨菜吃的記憶一晃過去40多年,這習慣我也保持到了現在。現在生活安逸的孩子永遠不能理解我們這一代,畢竟所處的時代不同,他們對我們許多習慣不能理解。經歷了艱難困苦饑餓年代的我們對蕨菜的那種眷戀,是那么的深沉。蕨菜入口有一點點苦味,但依然散發著一種清香,會喚起童年那段親切美好的回憶。